管理员 发表于 2021-1-15 15:29:53

传统武术,如今是“废”还是“宝”?

网络武林”风起云涌。近日,随着“马大师”马某国的实战视频火遍全网,传统武术又一次被推上了风口浪尖。女太极大师闫芳、太极雷、咏春某浩某华、点穴大师、马某国等等一系列人物的网络爆红,使得传统武术以不堪一击、臭名昭著的形象一次次强势冲入人们视野,已然像是“废物”,一文不值。网络上的另外一边,张伟丽、刘文擘、朴真拳馆以及李建文老师,无一不在研究着各种传统武术,从传统武术中挖掘可以用于开发身体能力、提高实战能力的技术和理念,并且运用得合情合理,这样看来,传统武术又像是一座装满武学珍品的“宝库”。https://p3-tt.byteimg.com/origin/pgc-image/8e8ac82d873042ed8325f9cb76d10014?from=pc

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武术形象损毁的网络爆发热度要远远高于正面形象的热度。逻辑学上有个说法“证有不证无”:逻辑学上只能证明某种事物存在,而不能证明不存在,根据谁主张谁举证的原则,主张某种事物存在的人天然存在着举证义务。比如有些人认为,世界上有龙存在,很简单,他们需要抓一条龙来给大家看,或者拍到了龙的照片,那么就可以证明龙是存在的,即便全世界只有被抓住的这一条龙,那也是存在。另一些人主张龙不存在,那么他们是没有办法证明的,即便是全世界所有人都说自己没有看到过龙,那也不能说明龙不存在。有一个经典的例子叫做“车库里的火龙”:你说你家的车库里有一条火龙,我表示怀疑,因为我在你家车库看不到这条火龙你又说它是透明的;我说可是我用红外线感应仪也测不到它,你说它是没有温度的;我说可是我把整个车库都填满了还是没有发现它的形状,你说它就是可以被空间物体穿过的……因此,要按你的逻辑来论证的话,我们永远不可能否认它的存在,这条火龙无法被证明不存在。我们说“谣言止于智者”,为什么谣言非常容易传播,而辟谣却很难,因为辟谣就是一个“证无”的过程。虽然逻辑学上的“无”无法证明,但我们的生活中却常常出现“举证责任倒置”的现象,比如这些传统武术“大师”的惨败,都被拿来当做“传统武术实战无用”的证据。每次的“大师惨败”事件、夹杂着看客“看小丑表演热闹”的心理,再加上媒体平台有意的流量引导,使得事件强烈地刺激着屏幕前面广大看客的兴奋神经,从而导致每次类似事件都能爆火,最直接的后果就是武术形象的损毁。https://p1-tt.byteimg.com/origin/pgc-image/2d33d1398eb64058bf7f6ca341365b5b?from=pc

且不谈能不能证明证明“武术无用”,单单是用这些“大师”的个人行为来概括武术就已经犯了混淆概念的错误。首先,这些约架或者说是表演行为只是其个人行为,代表不了整个武术概念;其次,这些人的“大师”称号并不是武术业内人士对其的认可,而多是媒体用来吸引眼球而对其进行的“包装”,同时也是网友对他们的戏称,“大师”的称号不带丝毫的认可含义,恰恰相反,是对这类人的戏谑与无声的嘲讽;第三,这些“大师”的武术水平并没有到达一定水平,有的甚至水平很低,只是以武术为噱头来追名逐利,到头来是误人子弟,损毁武术;第四,“大师”们的这些约架与表演行为,真假难辨,为了博眼球引热度,背后有没有利益的驱使,不得而知。https://p3-tt.byteimg.com/origin/pgc-image/9db1a8b621bb40a2bfd7dae9ff888cdf?from=pc

而另一些人,身在搏击圈,却不断地从传统武术中汲取营养,用实际行动去证明了传统武术的价值。比如UFC冠军张伟丽,已经在太极拳、通背拳、中国式摔跤等传统武术当中学习了不少有用的技术和理念,无论是用于提高身体能力的训练方法,还是直接用于实战的技术动作,或者是某些拳种的技击理念,都可以对她的比赛能力有所帮助;李建文老师则常常将不同拳种中的动作直接用于武术散打的实战当中……这就无需多说,直接证明了传统武术的价值,武术就产生于最原始的格斗,其他国家的武技没有像中国武术一样形成如此庞大的体系和丰富的种类,是因为中国武术与中华文化在互相滋润和影响,武术也已经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文化,然而不可否认的是,技击是武术最原始、最本质的属性,没有了技击功能,武术也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所以传统武术在任何时候想要发展和保持生命力,技击这一功能绝不能丢,不仅需要深挖它的技击功能,而且还要扩充。
在综合格斗的比赛中,也可以找到传统武术的影子,当然不能随便说这些“影子”就来自于中国武术,但可以说明的是,格斗对抗技术到一定的水平之后,许多东西是相通的。嘴炮康纳tko牛仔的比赛中,康纳取胜的关键点就在两人抱缠时用肩顶的动作,肩顶不算是什么高级技术,动作谁都会,但绝对是身体训练到一定程度时、在可以将身体运用自如的前提下,才能在临场发挥出来的,这一点与一些内家拳的理念是一致的。还有一个有趣的现象,存在于训练当中,比如国外体能训练器械中的壶铃与中国的石锁,弹力带与橡皮条,平衡桩与梅花桩,飞力士棒与中国武术中的抖大杆,跳箱与武术腿功训练中的跳坑……都有异曲同工之妙。
传统武术形象在网络上的损毁,不是因为武术是废品,一方面因为武术圈中出现了“废人”,其实哪个行业都有类似的人存在;另一方面是因为大众对武术的了解太少,或者是对武术的理解存在偏差。多年来,人们对武术的了解来源于武侠小说、影视作品等,人们通过这些途径树立了武术神奇、玄妙、无所不能的形象,再加上某些“大师”与徒弟们的配合讲解,夸大效果,其实已经使武术在大众的眼中脱离了现实,而大部分观众却不自知,以为这就是真实的武术。由于武侠情怀的存在,人们期望看到武术人“以弱胜强”、“以武誉国”,人们乐于看到影视作品中的叶问一个打十个、看似文弱的霍元甲打败外国大力士。然而如今各位“大师”的惨败令人大跌眼镜,武术的高大形象坍塌,从而引起了对武术的失望。
然而这些“大师”搅局的另一面,还有很多武术人在不遗余力地挖掘武术的价值,并且在训练方法、技术动作、实战理念等方面都有收获,这才是值得我们去关注的。武术是“废”还是“宝”,也全看当今的武术人如何去对待它。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传统武术,如今是“废”还是“宝”?